数据泄露与企业防范措施
关键要点
- 数据泄露频繁发生,对企业声誉及安全构成威胁
- 六个关键步骤帮助企业应对数据泄露
- 自动化监控和专业分析是防护的核心
数据泄露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常常成为新闻头条,提醒消费者其个人信息可能因与之交易的公司而被盗。这些头条新闻仅揭示了更广泛问题的表面,数据交易远不止于表面事件。
当发生数据泄露时,黑客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投放到市场上出售,包括内部文件、登录凭证、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这可能对受影响公司的声誉及恢复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企业如何能够保护自己避免数据损失带来的后果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六个步骤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步:主动监控
组织应当积极准备,为潜在事件制定一份相关资源清单,以便在暗网上监控与公司相关的品牌、域名和IP等各种资产的提及情况。为了高效监控,自动化变得至关重要,因为手动搜索公司资产的提及和相关讨论既劳动密集又不切实际。团队可以选择自行实施自动化,或者使用专门的解决方案。因此,一旦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暗网上,公司将收到及时的警报。
第二步:分析
在收到警报后,需要验证威胁的真实性,考虑到网络犯罪分子可能在虚假数据。首先,分析所发布的数据是否真实来源于公司。除了内部攻击指标外,分析诸如数据的竞标价格和卖方的社区评价等因素,此信息也能为验证泄露提供重要见解。
在此步骤中,构建攻击者档案,通过检视其在暗网论坛上的活动以及其在多个线程中的回应,来分析其行为。验证发布的内容是否真实需要对暗网市场动态的理解,以及对各种网络犯罪活动的洞察。对所有与公司相关的发布进行档案分析和追踪能够增强内部专业技能,但快速而有效的响应往往需要外部专家的介入。
第三步:验证
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评估公司系统内的潜在风险来确认事件。具体的事件响应流程取决于泄露的类型:例如数据泄露、出售的基础设施访问或泄露的密码等。
第四步:响应
一旦团队确认了事件,立即通知相关利益相关者,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监管机构和客户。在实施必要的风险缓解措施(如更改密码)后,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与法律和公关部门合作,主动准备一份公开声明。这确保了在针对潜在威胁和媒体请求时,能够进行全面且及时的回应。
第五步:遏制
在所有相关方都了解到事件后,需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受影响的IT系统和用户。确定数据泄露的原因,并确保网络犯罪分子是否仍然能够访问系统。调查被泄露的信息、账户或访问权限。
在某些情况下,事件可能早已发生,即使这些数据是近期才在暗网上发布,仍需迅速采取行动。例如,旧的被盗账户存在风险,因为其密码可能未被更改或被重复使用。如果一个账户被数据窃取者攻破,这意味着用户的设备可能仍然被感染,构成持续威胁。
第六步:消除与恢复
在此阶段,企业应当解决导致数据被盗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团队可以通过消除漏洞、更改密码或清除攻击者的存在来实现。如果公司的系统访问权限已经被侵犯,则需要限制远程访问并锁定账户。在被攻破的账户中,更改密码,通知潜在受影响的用户,并确保未发生可疑活动,同时执行严格的密码政策。
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阻止所有数据泄露。因此,制定明确定义的计划,使安全团队能够在事发前提升检测能力,并在发生泄露后更好地减轻损害。
安娜·帕夫洛夫斯卡娅,卡巴斯基高级数字足迹分析师